探秘甘肃武山县钟楼山峡谷的亚洲最大露天摩崖浮雕造像

share
快看,它就在这儿。从这里看着这一尊造像,好高大。你敢相信吗?在这个连鸟都不愿意飞进来的深山峡谷里,竟然藏着一尊高达四十多米,相当于十几层楼高的露天摩崖石刻造像。很难想象,1400多年前,人们仅凭一把凿子是如何在这样的山体上凿出来让世人惊叹的巨作。那我们现在就沿着峡谷进去看看,我们现在来的这个地方是甘肃武山县的钟楼山峡谷。从山外进来这一段峡谷大约有3公里,这里叫拉稍寺,周围的山看起来就像莲花瓣儿一样,那个磨崖浮雕造像就在这个山峰的脚下,我们走到这儿就能隐约看到它现在是掩映在了这个树丛当中,快看,它就在这儿,从这里看着这一尊造像,好高大。这处摩崖浮雕开凿于北周,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啊【此处的“啊”应改为“了”】,整个牙面【此处的“牙面”应改为“崖面”】的浮雕造像面积超过上千平方米,主像高达42.3米,是亚洲最大的露天摩崖浮雕造像。左右两边分别站立着斜视【此处“斜视”表述有误,推测可能是“胁侍”】,他们面部表情柔和,目光望向芸芸众生,愿天下祥和,愿看视频的你福气满满。在那个没有现代大型机械帮助的年代,仅凭简单的凿子、锤子这么大体量的造像,当年是怎么开凿的呢?据史料的记载,当时是砍光了这附近所有的树木,堆在山脚下。工匠们踩着树从上到下一点一点的开凿,等到完工再把这些树全部拉走,所以这里才得名为拉梢寺。这里是比较典型的丹霞地貌,崖壁上的红色砂砾岩颗粒非常的粗,所以它并不适合像别的地方那样开凿立体感很强的圆雕造像,只能采用这种浮雕方式来开凿,所以你现在看到的造像就跟别的石窟造像它有一些不一样。为了后期方便对这里进行维护,工匠们开凿石刻的同时,又在崖壁上凿洞,打横木、铺栈道,现在还能看到崖壁上残留的木桩。如今这些木栈道已经无法使用,取而代之的是旁边的这些铁栈道,那历朝历代都对这儿进行了很多保护。为了让它不受日晒和雨淋,人们还在头顶修建了哭言【此处“哭言”有误,推测是“窟檐”】,在它的表面施以彩绘,我们现代人才能够有幸见到它。
**《甘肃武山县钟楼山峡谷游玩攻略》**

想要领略独特的历史遗迹与自然风光吗?那就来甘肃武山县的钟楼山峡谷吧!这里藏着亚洲最大的露天摩崖浮雕造像。

首先,了解一下基本信息。峡谷位于甘肃武山县,从山外进来约3公里就是拉稍寺。周围群山如莲花瓣,摩崖浮雕造像就在山峰脚下。

游玩时,沿着峡谷前行,感受丹霞地貌的独特魅力。崖壁红色砂砾岩颗粒粗,造就了不一样的浮雕造像风格。

关于造像,开凿于北周,距今1400多年,主像高达42.3米,面积超千平方米。左右的胁侍表情柔和,仿佛在诉说着岁月故事。

当年工匠仅靠凿子、锤子,砍光树木堆在山脚,踩着树从上到下开凿,完工后拉走树木,这才有了拉梢寺这个名字。

现在崖壁上还能看到残留木桩,曾经的木栈道已被铁栈道取代。历朝历代都对这里精心保护,头顶的窟檐为造像遮风挡雨,表面的彩绘让它更具魅力。快来这里,探寻历史与自然交织的奇妙之旅吧!
甘肃武山县,钟楼山峡谷,拉稍寺,摩崖浮雕,开凿历史
[Q]:拉稍寺的摩崖浮雕造像开凿于什么时期?
[A]:开凿于北周,距今已经有1400多年的历史。
[Q]:拉稍寺周围的山有什么特点?
[A]:周围的山看起来就像莲花瓣儿一样。
[Q]:造像所在的峡谷叫什么名字?
[A]:位于甘肃武山县的钟楼山峡谷。
[Q]:这里为什么叫拉梢寺?
[A]:当年砍光附近树木堆在山脚下,工匠踩着树开凿,完工后拉走树木,所以得名拉梢寺。
[Q]:摩崖浮雕造像的主像有多高?
[A]:主像高达42.3米。
[Q]:崖壁上的红色砂砾岩对造像有什么影响?
[A]:崖壁上红色砂砾岩颗粒非常粗,不适合开凿立体感很强的圆雕造像,所以采用浮雕方式开凿。
[Q]:现在看到的栈道是原来的木栈道吗?
[A]:不是,如今木栈道已无法使用,取而代之的是旁边的铁栈道。
[Q]:人们为保护造像做了哪些措施?
[A]:历朝历代都对这儿进行保护,在头顶修建窟檐,在它表面施以彩绘。
share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