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肃甘谷大象山:悬崖上的千年石窟与奇特佛造像

share
在垂直高度达200米悬崖上,唐朝人如何开凿出大象山石窟?
这里是甘肃甘谷的大象山,山顶有尊23.3米高的佛造像,脸上长着两撇蝌蚪状小胡须。听说见到它的人能事事顺心,今天我们就登山探寻大象山。
大象山原本叫文旗山,从东到西看像迎风招展的旗帜,因山顶石窟有大佛像而得名。据考证,北魏时期就开始开凿石窟,历经一千多年,留下22个窟龛。
我们从西边登山,有800米登山步道,向东能见到石窟。大象山分东西两区,西区保留15处明清古建筑,沿山势而建,因山薄顶窄,殿宇小巧精致。
登上山终于到石窟,穿过门就能见到高达23.3米的造像,大象山也因它得名。从下仰望,它高大威严,坐在山顶离地面200米高,唐朝在无先进设备下凿出它,实在不可思议。
这尊像特别之处是脸上有两撇像蝌蚪的胡须,据考证是清代彩绘,传说外地客商塑金身金子不够用才画胡子代替,真正原因已不可知,长胡子形象少见。
大象山东部依山开凿很多石窟,前面有凌空栈道,脚下是200米高悬崖,这排石窟造像几十年前大多被人为损毁,上世纪90年代按原样重新竖起,看起来较新。石窟还是原来的,但佛像已非原样,有点可惜。
**甘肃甘谷大象山深度游玩攻略**
甘肃甘谷大象山,一座承载着千年历史与神秘传说的文化胜地。这里不仅有令人惊叹的悬崖石窟,还有独特的佛造像和丰富的历史遗迹。
首先来说说交通。前往大象山,可选择自驾,导航至大象山景区即可。若选择公共交通,可先到甘谷县城,再转乘当地前往景区的班车。
进入景区后,登山路线是一大看点。从西边开始登山,800米的登山步道虽有些挑战,但沿途风景绝美。一路上能欣赏到山间的自然风光,感受历史的厚重。
到达山顶,高达23.3米的佛造像绝对会震撼到你。这尊佛像脸上的两撇蝌蚪状胡须更是独特,增添了不少神秘色彩。围绕佛像还有许多传说,不妨仔细聆听,感受古人的智慧与浪漫。
大象山分东西两区,西区的明清古建筑值得一逛。这些建筑沿山势而建,小巧精致,每一处细节都彰显着古人的匠心。漫步其中,仿佛穿越时空,回到了那个古老的年代。
石窟也是不容错过的亮点。东区依山开凿的石窟,虽部分造像曾被损毁,但重新竖起后依然能让我们领略到当年的辉煌。站在石窟前,望着脚下200米高的悬崖,不禁感叹古人的勇气与技艺。
游玩大象山,还可了解其历史渊源。北魏时期开始开凿,历经千年留下22个窟龛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。这里的每一块石头,每一尊佛像,都诉说着过去的故事。
总之,甘肃甘谷大象山是一次难忘的文化之旅。无论是对历史文化感兴趣,还是喜欢自然风光,这里都能满足你。快来大象山,开启一场独特的探秘之旅吧!
甘肃甘谷,大象山,石窟,佛造像,登山,古建筑,彩绘,历史,传说,悬崖
[Q]:大象山原本叫什么名字?
[A]:大象山原本叫文旗山。
[Q]:大象山的佛造像有多高?
[A]:高达23.3米。
[Q]:大象山石窟从什么时候开始开凿?
[A]:在北魏时期就已开始开凿。
[Q]:大象山分几个区域?
[A]:分东西两区。
[Q]:西区有什么特色?
[A]:西区保留着15处明清时期沿山势而建的小巧精致古建筑。
[Q]:大象山的佛造像脸上有什么特别之处?
[A]:脸上长着两撇蝌蚪状的小胡须。
[Q]:东区的石窟有什么情况?
[A]:东区依山开凿出很多石窟,部分造像几十年前被人为损毁,后上世纪90年代按原样重新竖起。
[Q]:登山步道有多长?
[A]:从西边登山的步道约800米。
share
评论 (0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