胡里山炮台巨炮令人惊讶,曾立下战功现无法发射

share
胡里山炮台大炮的来历

在厦门的胡里山炮台,有一门气势恢宏的大炮,它承载着厚重的历史。这门大炮于 1893 年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定制而来。

19 世纪末,中国面临着列强的侵略和威胁,清政府为了加强海防,决定引进先进的武器装备。经过多方考察和比较,最终选择了德国克虏伯兵工厂。克虏伯兵工厂在当时世界上享有盛誉,以生产高质量的火炮而闻名。清政府花费了二十万两白银,定制了两门大炮。这在当时可是一笔巨大的开支,足见清政府对海防建设的重视。

这两门大炮的定制过程并非一帆风顺。从设计到生产,再到运输和安装,每一个环节都充满了挑战。设计上,要考虑到中国的地形、气候和作战需求。生产过程中,克虏伯兵工厂严格把控质量,确保每一个部件都符合高标准。运输更是一项艰巨的任务,大炮体积庞大、重量惊人,需要通过海运和陆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运抵中国。安装时,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和大量的人力物力。

1893 年,这两门大炮终于顺利抵达厦门胡里山炮台。它们的到来,为中国的海防增添了强大的力量。这两门大炮不仅是武器装备,更是中国近代历史的见证。它们见证了中国在列强侵略下的艰难抗争,也见证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精神。

这门大炮的定制,体现了当时中国对先进技术的追求和对国家安危的担忧。虽然在后来的历史中,中国经历了许多动荡和变革,但这门大炮始终屹立在胡里山炮台,提醒着人们不要忘记那段历史。如今,我们可以通过参观胡里山炮台,近距离欣赏这门大炮,感受它所蕴含的历史价值和文化意义。它是中国近代海防建设的重要象征,也是我们宝贵的历史遗产。

胡里山炮台的大炮,不仅是厦门的一道亮丽风景,更是中国近代军事史上的一座丰碑。这门大炮的威力,堪称当时海防的重器,其威力之大,足以震撼人心。

让我们先从这门大炮的重量说起。据史料记载,这门大炮的重量约九十吨,相当于60辆小轿车的重量。这在当时的技术水平下,无疑是一项巨大的工程。大炮的重量不仅体现了其坚固耐用的特点,更是其威力的重要保障。

再来看这门大炮的射程。在倾斜三十度角上扬的情况下,这门大炮的最远发射距离可达一万九千七百六十米,相当于20个足球场的长度。这样的射程,在当时的世界范围内,也是数一数二的。这门大炮的射程,不仅体现了其强大的火力,更是其威力的重要体现。

值得一提的是,这门大炮的弹头重达三百多斤,相当于两个成年男子的体重。这样的弹头重量,在当时无疑是毁灭性的。一旦命中目标,其破坏力可想而知。

1937年9月3日,这门大炮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作用。当时,日军的“箬竹”号驱逐舰试图靠近厦门,这门大炮果断开火,成功命中目标,迫使日军撤退。这一战,充分展现了这门大炮的威力,也极大地鼓舞了国人的抗日斗志。

总的来说,胡里山炮台的大炮,以其巨大的重量、超远的射程和强大的破坏力,在当时堪称威力无比。这门大炮不仅见证了中国近代军事史的发展,更是中国人民不屈不挠、抵御外侮的历史见证。尽管岁月流转,但这门大炮的威力依然让人肃然起敬。

《胡里山炮台大炮的现状》

胡里山炮台,这个见证了中国近代历史沧桑巨变的军事遗迹,至今仍然屹立在厦门的海岸线上。然而,曾经威震海疆的克虏伯大炮,如今却面临着无法修复的窘境。

这门大炮原是1893年从德国克虏伯兵工厂定制的两门大炮之一,其花费了二十万两白银。这两门大炮的威力在当时可谓首屈一指,每门炮的重量约九十吨,倾斜三十度角上扬时,最远发射距离可达到一万九千七百六十米。弹头重达三百多斤,1937年9月3日,正是这门大炮的精准射击,命中了日军“箬竹”号驱逐舰,使得其他战舰闻风丧胆,不敢轻易靠近。然而,时光荏苒,这门曾经的海上雄狮,如今却只能静静躺在炮台之上,成为历史的见证。

在20世纪中叶的“大炼钢铁”运动中,许多钢铁制品被收集起来用于支援国家建设。不幸的是,这门大炮的兄弟,也就是另一门同型号的克虏伯大炮,被拉去炼钢。而现存的这门大炮,虽然幸免于难,但其现状也令人唏嘘。

现存的大炮有八十多根长线损坏,这些长线是大炮发射时的关键部分,负责引导炮弹的轨迹。损坏意味着大炮已经无法执行其原有的发射功能。更为严重的是,这些损坏的部件已无法按照原样修复,因为克虏伯兵工厂在二战后已经破产,相关的制造技术与图纸也已经失传。现代的修复技术虽然发达,但对于这种具有特定历史时期特征的古老机械,却难以完美复原。

此外,从成本效益的角度来看,修复这门大炮的经济投入与实际意义之间存在巨大差距。尽管它曾经是国家的骄傲和防御的重要组成部分,但在现代军事技术面前,其原有的军事价值早已不复存在。因此,即便是技术上可行,修复这门大炮在经济和实用性上也显得没有必要。

然而,尽管无法修复,这门大炮的历史价值和教育意义却是无法磨灭的。它见证了中国的近代史,见证了国家的屈辱与抗争,也见证了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。因此,对这门大炮的保护和维护就显得尤为重要。目前,胡里山炮台已经将这门大炮作为历史文物进行保护,让它以静态的形式继续讲述着过去的故事。

通过科学的保护措施,比如防锈处理、环境控制等,可以确保这门大炮在未来的岁月里尽可能地延长其寿命,使之成为后人了解历史的窗口。同时,通过各种形式的宣传教育活动,让更多的人了解这门大炮背后的历史故事,从而激发人们对历史文化的尊重和对国家过去的认识。

胡里山炮台的大炮,虽然已经无法再发出怒吼,但它所承载的历史记忆和民族精神,却永远铭刻在每一位参观者的心中。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