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州中山桥:横跨黄河两岸的百年地标

这座桥有一个响当当的名字,黄河第一桥,它是横跨黄河两岸的第一座大桥,修建于1909年,一百多年过去了,铁桥至今都还在正常使用,它就是兰州的中山桥。这座桥全长是233.5米,宽度是8.36米,是四墩五孔的钢架桥梁。它是由美国设计,德国承建,兰州本地工匠施工,三方共同合作建造,耗银高达30.66万两。换算下来至少相当于现在的一个亿,那当时为什么要斥巨资来建这么一座铁桥呢?以前人们过黄河用的是羊皮筏子,效率低,而且还很危险,兰州又是通往西北的交通枢纽,黄河是穿城而过,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和西北的贸易。到了明朝初期,人们在黄河上建起一座浮桥,取名为镇远桥,而我们现在看到后面这一根大铁柱就是当年用于固定浮桥的。到了清末,浮桥已经不能满足当时的需要。在甘肃洋务总局彭英甲的倡议下,经过清朝廷的批准,于1908年5月8日正式动工,1909年的8月19日,这座桥就竣工通行了,当时取名是第一桥。到了1928年,为了纪念孙中山,更名为中山桥的,并且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了现在。我们现在听这个修桥的过程,感觉非常的简单,但其实它很难。这些钢结构先是从海外用船运到天津,再用火车运到北京,然后取道河南,再送往西安,最终运到兰州。当时很多路段是不通火车的,全靠骡子、马、骆驼等牲口一点一点的拖过来。据记载,当时光是运费就用了14万两白银,几乎占了整个总造价的一半。材料运过来了以后,有五百多名兰州工匠耗时一年零三个月安装建造完成。这座桥当初设计使用是80年,如今已经116年过去了,它依然是坚如磐石。抗战时期,它是从西北运送物资去前线的重要通道,鬼子曾经也想来炸毁它,但它扛住了鬼子的多次轰炸。你现在看这上面最里面的那一层漆是橙红色的。建桥的时候是图一个喜庆才给它刷了这个颜色。但是它很容易被鬼子从空中给发现,为了保护它,人们当时才给它涂了七层。我们现在看到的这种灰色中山桥,经历了1954年、1989年以及2004年几次大型的修缮,除了顶上的造型由原来的梯形变成了现在的拱形之外,桥梁大部分都保留着原来的样子,成为兰州的城市地标桥梁。
### 兰州中山桥深度攻略:探寻历史与现代的交融

兰州中山桥,这座横跨黄河两岸的百年地标,承载着丰富的历史文化内涵。它不仅是一座交通枢纽,更是兰州城市的象征。

1. **历史溯源**:中山桥始建于1909年,原名黄河第一桥。它的修建历经波折,由美国设计、德国承建,兰州工匠参与施工。当时耗费巨资,原因是黄河阻碍了兰州与西北的贸易,羊皮筏子渡河效率低且危险。

2. **建筑特色**:桥全长233.5米,宽8.36米,是四墩五孔的钢架桥梁。其独特的建筑风格融合了中西方元素,见证了岁月的变迁。

3. **参观指南**:如今的中山桥依然坚固如初,经历多次修缮。游客可漫步桥上,欣赏黄河风光,感受历史的厚重。周边还有许多景点,如镇远桥铁柱等,值得一并探索。

4. **文化意义**:它不仅是交通要道,更是兰州历史文化的重要载体。抗战时期,它是物资运输的生命线。现在,它吸引着无数游客,成为了解兰州的窗口。

无论是历史爱好者还是普通游客,兰州中山桥都值得一游,让你领略到这座城市独特的魅力。
兰州中山桥,黄河第一桥,修建历史,建筑特色,历史意义
[Q]:中山桥是什么时候修建的?
[A]:中山桥修建于1909年。
[Q]:中山桥的原名是什么?
[A]:中山桥原名黄河第一桥。
[Q]:中山桥是由哪些国家参与建造的?
[A]:由美国设计,德国承建,兰州本地工匠施工。
[Q]:建桥时为什么要斥巨资?
[A]:以前过黄河用羊皮筏子效率低又危险,黄河阻碍兰州与西北贸易。
[Q]:中山桥当初设计使用年限是多久?
[A]:当初设计使用年限是80年。
[Q]:中山桥经历过哪些修缮?
[A]:经历了1954年、1989年以及2004年几次大型修缮。
[Q]:抗战时期中山桥有什么作用?
[A]:抗战时期是从西北运送物资去前线的重要通道。
[Q]:中山桥现在的造型和原来有什么不同?
[A]:顶上造型由原来的梯形变成了现在的拱形。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