黄河大铁牛:历史悠久的晋陕古渡守护者

他们就是大多数人只听过没见过的黄河大铁牛,大家小时候学过的怀丙捞铁牛的故事里,捞的铁牛就是他们,那他们是什么时候铸造的,又是用来干嘛的呢?黄河大铁牛所在的位置是山西永济普金渡,在古代这里是连接晋陕的主要渡口,唐玄宗李隆基时期在这儿建了一座用铁索串起来的浮桥,这些大铁牛就是用来固定铁索的。当时救了八只黄河,东西两岸各四只,用铁量高达1100吨,占唐朝全年也铁量的80%,可以说是举全民之力的大工程。有句话叫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。因为黄河河道偏移,这些铁牛逐渐淹没在了黄河的滩涂中,直到1989年,东岸的四只才重见天日。这些铁牛每一只的重量在55吨到75吨之间,但它看起来非常的小,只能固定的就黄河浮桥吗?其实你看到的只是铁牛的一部分,还有四根长达3.6米的铁柱深深的嵌入到地下。每只铁牛的尾部有一根尾轴,两根铁索绕在上面,他们把河面上的浮船串起来,船上再铺木板,就是一座浮桥。在铁牛的后面还立着七根铁柱,这也是用来固定铁索的,算是一个多重保险,在铁牛的前面还会放置一个这样子的铁柱,凹下去的部分就是放置铁索的,在旁边还有一个带孔的铁柱,铁锁链会从孔里面穿过去,这两样都起到了一个支撑的作用。在四只铁牛的旁边还有四个牵牛人,他们的长相和穿衣打扮各不相同,来自当时唐朝的不同区域,这是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很好体现,有了这些大铁牛的固定,唐朝建的这座浮桥用到了金元时期才因为战火被焚毁,前后长达近500年的时间,这让很多现代桥梁都望尘莫及,必须要为古代的工匠们点一个大大的赞。
《黄河大铁牛探秘攻略:穿越时空了解历史瑰宝》

黄河大铁牛,承载着千年历史的神秘存在。你是否好奇它究竟何时铸造,又有何用途?它位于山西永济普金渡,曾是连接晋陕的关键渡口。

这些铁牛重达55至75吨,虽看似小巧,实则暗藏玄机。每只铁牛尾部的尾轴,缠绕着两根铁索,与河面上的浮船相连,铺上木板便成浮桥。不仅如此,还有深深嵌入地下的铁柱、立在铁牛前后的铁柱以及带孔铁柱,共同构成稳固的固定与支撑体系。

旁边形态各异的四个牵牛人,更是大唐盛世万国来朝的生动写照。这座浮桥从唐朝始建,历经近500年,直到金元时期因战火才焚毁。

想要深入了解黄河大铁牛的魅力吗?快来跟随攻略一探究竟,感受古代工匠的智慧与历史的沧桑变迁。
黄河大铁牛,铸造时间,用途,位置,铁柱,尾轴,铁索,牵牛人,浮桥,历史
[Q]:黄河大铁牛位于哪里?
[A]:黄河大铁牛所在的位置是山西永济普金渡。
[Q]:黄河大铁牛是什么时候铸造的?
[A]:文中未明确提及具体铸造时间。
[Q]:黄河大铁牛有什么作用?
[A]:黄河大铁牛是用来固定用铁索串起来的黄河浮桥的。
[Q]:黄河大铁牛一共有几只?
[A]:当时铸造了八只黄河大铁牛,东西两岸各四只。
[Q]:黄河大铁牛的重量是多少?
[A]:每只铁牛的重量在55吨到75吨之间。
[Q]:黄河大铁牛旁边的铁柱有什么作用?
[A]:铁牛后面立着的七根铁柱、前面放置的铁柱以及带孔铁柱都起到固定和支撑铁索的作用。
[Q]:黄河大铁牛旁边的牵牛人有什么特点?
[A]:四个牵牛人的长相和穿衣打扮各不相同,来自当时唐朝的不同区域。
[Q]:黄河大铁牛所在的浮桥使用了多久?
[A]:唐朝建的这座浮桥用到了金元时期才因为战火被焚毁,前后长达近500年。
share