平遥古城保卫战: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

share
1938年2月13日,鬼子炮轰平遥古城,留下诸多坑洞与一段30米缺口。鬼子当日农历正月14来袭,纠集近2000人,携两架飞机、十门大炮等,从祁县分两路进攻平遥县城。平遥守城将士仅500人,虽实力悬殊仍顽强抵抗至下午4点,多次击退进攻。但最终鬼子炸开30米口子入城。城墙上有多处坑洞,部分保留,部分已修补。城墙拐角处有离地面约1米多、直径约1米、深三四十公分的坑洞。城墙砖为明代所筑,较厚,当时未被完全击穿。城墙前有古城保卫战旧址纪念碑,一面是守城士兵奋战场景,背面是部分罹难百姓名单,当时一千多平遥人遇难。
**《探寻平遥古城保卫战背后的历史真相攻略》**

在历史的长河中,总有一些事件震撼人心,平遥古城保卫战便是其中之一。了解这段历史,不仅能让我们铭记过去,更能从中汲取力量。

首先,我们要知道平遥古城保卫战发生的背景。1938年,局势紧张,鬼子的侵略步伐逼近。当年2月13日,平遥古城遭遇炮轰,留下了许多触目惊心的痕迹,如城墙上大大小小的坑洞,尤其是长达30米的缺口。

当日,鬼子纠集近2000人,装备精良,从祁县兵分两路进攻平遥县城。他们有两架飞机、十门大炮、八辆汽车,步兵一千多人,骑兵四百多人。而平遥守城将士仅有500人,实力悬殊巨大。

然而,守城将士们凭借高大且坚固的城墙顽强抵抗。他们坚守到下午四点钟,多次击退鬼子的进攻。尽管最终鬼子集中火力炸开缺口入城,但他们的英勇事迹值得永远铭记。

我们可以去实地感受那段历史。站在城墙上,看着那些坑洞和缺口,仿佛能看到当年激烈战斗的场景。城墙拐角处有个离地面约1米多的坑洞,直径约1米,深度大概三四十公分,这是历史的见证。

城墙前的古城保卫战旧址纪念碑更是不容错过。碑的一面展示着守城士兵浴血奋战的场景,背面刻着部分罹难百姓的名单。当年有一千多平遥人在这场灾难中罹难,我们应铭记他们的牺牲。

如今,虽然部分损毁严重的城墙已被修补,但历史的伤疤永远刻在人们心中。吾辈当自强,从这段历史中汲取力量,为祖国的繁荣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。让我们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珍惜现在来之不易的和平生活。
平遥古城, 保卫战, 抗战, 坑洞, 缺口, 史殿臣, 纪念碑, 屠城, 罹难, 自强
[Q]:平遥古城保卫战发生在哪一年?
[A]:1938年。
[Q]:鬼子进攻平遥县城带了哪些装备?
[A]:两架飞机、十门大炮、八辆汽车,步兵一千多人,骑兵四百多人。
[Q]:平遥守城将士有多少人?
[A]:500人。
[Q]:城墙上的坑洞有什么特点?
[A]:有大大小小的坑洞,部分离地面较高,形成放射状,还有离地面约1米多、直径约1米、深三四十公分的坑洞。
[Q]:城墙砖是什么时候的?
[A]:明代。
[Q]:古城保卫战旧址纪念碑两面分别有什么?
[A]:一面是守城士兵浴血奋战的场景,背面是部分罹难平遥百姓的名单。
[Q]:当时有多少平遥人罹难?
[A]:一千多。
[Q]:我们能从这段历史中得到什么启示?
[A]:吾辈当自强,铭记历史,缅怀先烈,珍惜和平,为祖国发展贡献力量。
share
评论 (0)